非常差异作为深耕建材领域的品牌定位公司,曾服务过西昊办公椅、海龟梦硅藻泥、中艺大观红木、捷德韦尔橱柜灯、金恩卫浴、维世大屏LED等多个建材及家居相关品牌。通过这些实战项目,我们总结出建材品牌定位的核心逻辑,也见证了诸多品牌从“缺乏差异”到“精准突围”的成长,以下结合具体案例,分享建材品牌定位的实战经验。
一、建材品牌定位需从三个角度找差异
在建材行业,多数中小企业容易陷入“跟风大品牌”的红海竞争,而精准的定位往往藏在“细分赛道”“精神共鸣”“用户可感知的产品标准”这三个维度里,这也是非常差异服务众多项目后提炼的方法。
1.赛道细分
建材行业的领导品牌通常主导主流风格,且具备超强的规?;芰?,但“个性的、复杂的、需要人工打磨的”产品,往往是它们的短板。以卫浴行业为例,大品牌聚焦标准化、量产化的卫浴产品,满足大众基础需求,却难以覆盖追求个性化卫浴空间的小众客群——这类客群想要独特的设计、手工质感的细节,而这正是中小企业的机会。非常差异在服务建材品牌时,始终建议企业跳出“与大品牌拼规?!钡乃嘉?,从“细分风格”“特定场景”“小众需求”切入,比如聚焦“复古手工卫浴”“极简嵌入式卫浴”,避开红海竞争,快速建立差异化认知。
2.从文化和情感角度出发
建材产品的核心使用场景是“家庭”,与家人共处的温馨、对品质生活的憧憬,都是品牌可以绑定的精神价值。比如左右家私的“幸福不远就在左右”,将沙发与“家庭幸?!惫亓?;芝华士的“头等舱”定位,用“身份尊贵感”打动用户。
非常差异在服务项目时,也注重挖掘这种情感连接:例如为西昊办公椅提出“好座椅,诞生更好灵感”,将办公椅与用户“高效工作、实现自我价值”的需求绑定;为中艺大观红木提出“拙雅不凡君子贵”,赋予红木家具“君子品格”的文化内涵。情感是驱动消费决策的重要力量,相比冰冷的参数,情感共鸣能让品牌更深刻地留在用户心智中。
3.提炼产品的标准
很多建材品牌习惯用“进口材料”“先进工艺”定义产品,但这些“技术语言”并非消费者关心的“好产品标准”。真正有效的标准,要源于消费者的价值感知——比如外贸销量背景、严苛环境的测试结果、明确的使用承诺。非常差异服务的海龟梦硅藻泥涂料品牌,没有空谈“环保材料”,而是提出“2毫米厚度”的标准,让消费者直观感知产品品质所在。
建材品牌要学会把“技术优势”转化为“用户能懂的利益点”,让消费者一眼看懂“产品好在哪”。
二、做品牌定位宜早不宜迟
很多建材企业老板会纠结“什么时候做品牌”,在非常差异看来,答案很明确:如果是“做企业”(而非单纯“做生意”),品牌定位宜早不宜迟。
“做生意”可能追求短期利润,而“做企业”需要深耕行业、凝聚团队,还要面对成百上千的竞争对手。若定位不清,从0到1时,“开发什么产品”会模糊;从1到10时,营销投入会大打折扣,甚至错失成为领导品牌的机会。品牌不是创意文案或广告投放,核心是定位——正如特劳特所说,定位是以用户心智为核心的新一代战略定位,对内决定了开发什么产品,对外决定了营销的核心主题是什么,说什么怎么说的问题。
很多企业误以为“等成功了再做品牌升级”,其实这一想法并不合理(除非仍在生存期)。一方面,定位不清会导致现有营销资源浪费:企业的画册、宣传片、官网、直播等基础建设本就存在,但若定位模糊,这些内容无法传递统一的品牌价值,用户转化率会大幅降低。
非常差异曾接触过一家建材企业,负责新媒体种草的文案竟不认为自己公司是“科技型企业”,可想而知,她传播的内容很难体现品牌的科技优势。另一方面,行业内“有战略价值的定位位置”并不多,比如美的空调抢占“省电”、台铃抢占“跑得远”,一旦好位置被竞争对手占据,再想突围就难了,甚至会错过平台红利、流量红利。
三、案例印证:特性鲜明的品牌更易突围
建材行业有个普遍现象:很多“知名品牌”看似规模大,却很“虚弱”——消费者知道品牌名字,却不知道“品牌到底好在哪”。一旦有特性鲜明的新锐品牌出现,这些“大而虚”的品牌就会面临?;?,XX鹿瓷砖的案例就很有代表性。
作为消费者,装修时挑选瓷砖会发现:多数知名瓷砖品牌说不出核心优势,不像汽车能靠“耐用性”“操控感”区分,也不像饮用水能靠“甜味”“纯净类型”划分。而XX鹿瓷砖明确提出“非常耐磨,持久新”的定位,还用“鹿用鹿角磨树”的形象做视觉符号,VI色、广告语、视觉锤都极具辨识度。这种清晰的定位,让消费者在纠结时快速做出选择,也让XX鹿在3年内实现销售额从几亿元到30多亿元的突破。
反之,锤子手机的反面案例也值得反思:它曾在传播上获得很高关注度,但最后却没有成功。核心原因就是“用户基本认知模糊”——消费者不知道“锤子手机是谁”“是什么样的手机”“有什么特色价值”。在极度竞争的市场中,仅靠知名度是不够的,没有清晰的定位,品牌就像没有根基的大厦,难以长久。
四、成长型建材企业的机会
对多数成长型建材企业而言,想要在行业中立足,不必追求“覆盖全品类、做透所有细分市场”——这种模式难度大,也容易与大品牌直接对抗。反而可以“各个击破”:从特性、人群、场景、价值等维度找差异化,做“某一领域的专业品牌”,更容易实现品牌的成功。
非常差异的实战经验证明,建材品牌的成功不是偶然,而是“精准定位+系统落地”的结果。无论是赛道细分、情感绑定,还是用户视角的产品标准,核心都是“以用户心智为核心”,给消费者一个“选择你而非别人的理由”。对成长型建材企业来说,早做定位、找对差异,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快速突围,实现从“小品牌”到“细分市场头部”的跨越。